慈母 賢妻 孝媳
【作者速寫】高雙印先生,抗戰將領高俠軒之子,民國三十八年隨母來臺後入伍,七十八年退伍轉任教職。
軍人基於任務需要,無法照顧家庭,端賴他們的另一半—軍眷自立自強,才能免於後顧之憂,專心致力於保國衛民事業。
我家三代軍眷——慈母、賢妻和孝媳,長年犧牲奉獻,不讓鬚眉專美於前。
慈母堅毅 勉我從軍
我母劉氏諱秀芝太夫人,河南許昌人,外祖父為地方仕紳救弱濟貧、排難解紛,頗負盛名;外祖母為岳飛後代,忠孝傳家。母親幼承庭訓,深明大義,與父親諱俠軒公結婚數十年,在戰亂、貧困中,將我們六個兄弟姊妹撫養成人。
抗戰軍興,父親在前線與敵軍搏鬥,母親日夜祈求平安;日軍飛機來轟炸,就抱我躲進簡易防空洞,炸彈落下,轟然巨響,她以身護我在地,連呼:「兒…不怕!」家鄉淪陷,她手牽幼兒、懷抱襁褓,隨難民潮翻山越嶺,越過敵人封鎖線,到達安全地帶。
民國三十八年秋,局勢動盪,父親遠駐四川,母親帶著年幼子女,流落廣州街頭。當她得知江心尚停泊最後一艘準備開往臺灣的貨輪,毅然在夜晚,涉水搶搭小舢板到江心,攀登上船,擠在雜亂貨艙人群中,到黎明駛出珠江口,從此與父親斷絕音訊,竟成永別。
高雄登岸,舉目無親,坐困愁城,我聽從母親鼓勵,投筆從戎,在兩岸對峙的年代,戍守金馬外島,在訓練、構工等繁重戰備任務中,一年難得省親一、二次。每次見到母親痀僂身軀,借住簡陋走廊一角,便悲從中來;她艱難地升起煤球爐,親手做我愛吃的家鄉麵食,我都背著她含淚吞嚥。母親勉勵我為國效力,安慰我勿以家為念。終因營養不良、操勞過度及懸念失散家人而病倒,卻只在來信中輕描淡寫:「小病,不要緊!」
民國四十年代,通訊不發達,得知母親病逝新竹時,立刻請假候船奔喪,已經是一週以後的事了!
母親生逢戰亂,未享一日安樂和子女奉養;為人子者既不能親侍湯藥,母歿未能親視含殮,抱憾終身。
賢妻簡樸 善教兩子
愛妻吳秀玉,高雄人,家境清寒,半工半讀完成大學教育。我當年服役馬祖時,有一次返臺邂逅,見她未施脂粉,穿著簡樸,齊耳短髮,不像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,以為她會排斥我這身穿野戰服的軍人,她卻問東問西,對軍中充滿好奇,加上同好文學,魚雁往返,擦出愛的火花。
她大學畢業論及婚嫁,我無法請長假,遂在臺北地方法院公證結婚。第二天,未及宴請親友,便回金門。那時戰備緊張,半年才能返臺探眷五天,兩地相思,生活艱困,沉重房租迫使她三年搬了七次家,好在家當簡單,叫輛計程車便可搬好家。
長子誕生時我在外島,是房東太太送她到醫院;因為難產而無親人簽手術同意書,差點送命,產後月子也沒坐好,以致留下頭痛、腰酸等後遺症,思之深感歉疚。
她的師長為她介紹教職,增加收入,改善生活。次子出生後,在教學之餘,投注筆耕,出版專書、發表論文近兩百萬字,獲得若干研究成果,隨著學校升格,她也由高職、專科,側身大學任教。
妻教子依性向循循善誘,長子活潑好動,宜蘭高中畢業後,鼓勵他效法祖父、父親從軍,陸軍官校畢業後,經各階段歷練,成為允文允武的軍官。次子留學德國柏林洪堡大學修得博士學位,受聘於瑞士弗里堡大學。二子各有所成,值得安慰。
孝媳溫良 侍奉細心
長媳劉慧娟,是原住民阿美族人,生長在花蓮的部落,國立政治大學畢業的高材生,純真簡樸,溫良恭順,在國語日報才藝班教國語文,與長子嵩山相識、相戀,結成連理,期間長子服役於馬祖,特地請假回臺完婚。此後三年,聚少離多。
長孫出生後,長媳一面工作,一面育嬰,每逢假日就從臺北攜子回宜蘭,關心我倆公婆的起居飲食和健康。小孫子活潑可愛:「爺爺、奶奶!」喊得我二老樂不可支。
去年三月,臺灣北、中、南各岳王廟,祭祀岳飛九百零八歲誕辰活動,委由我邀請、接待大陸來訪人士,忙至深夜,以致疲勞過度,心臟病發作,送醫急診。
長媳第一時間趕來簽手術同意書,歷經六小時手術後,請假日夜服侍,乃逐漸康復。她得悉婆婆經年寫作,右眼黃斑部病變加白內障,需動手術矯治,乃在網路查得眼科名醫,代為掛號就診,術後在病房細心照顧,恢復情況良好。
長媳身為軍眷,代夫服侍我倆老,已是難能可貴;又在兼顧工作、家庭之餘,利用時間補習日文,通過二級鑑定,將來志趣是從事日文翻譯工作,祝福她早日達成願望。
我家祖孫三代軍人、婆媳三代軍眷,跨越兩世紀,與民國相與共。軍人效命疆場,軍眷辛苦持家,默默奉獻,稱之為女中豪傑,誰曰不宜?
(點閱次數:1274)